365体育备用网址_365体育备用

图片

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 ”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12-30 03:00:00   【字体:

宗霞:

谢谢陈云波先生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请问“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在推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浩一山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浩一山:

谢谢新华社记者对我省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关注。

云南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求,出台《中共云南省委 365体育备用:关于新时代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 365体育备用: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365体育备用:关于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对外贸易、双向投资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开放功能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经济贸易中心,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贸试验区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载体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围绕10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制度创新,向商务部上报经验案例39项,在省内复制推广18项,引领推动省内各类园区联动发展。2020年1-11月,自贸试验区新设注册企业16029户,占同期全省新登记企业数的14.4%。云南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完成487.9亿元,同比增长42.6%,高于全省增速29.4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0.6%。实际使用外资2.54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3.74倍,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40.3%。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跨境流通日益便利高效

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省所有口岸完成收费公示工作,口岸验核监管证件由86种精简为46种,建立中越边境河口—老街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停征出入境费、降低10%收取检疫处理费。2015年至2019年,全省口岸进出口额、货运量、出入境交通工具和人员年均分别增长25.8%、42.6%、11%、9.4%。

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实施“智能化卡口验放”“一次备案,多次使用”“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9项监管创新制度。今年全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7.53小时、0.11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86.46%、96.26%,分别排名全国第4位和第1位。

区域跨境物流中心建设提速。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地,国家A级物流企业实现数量倍增,5A级物流企业由1户增加至8户,“走出去”从事跨境物流的备案企业达到20户。积极推进滇老、滇越、滇缅跨境直达运输试点,全省境外物流企业已覆盖老、缅、泰、越等国,开通国际货运航线9条,中亚(滇越)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三、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由2015年的245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36亿美元,年均增长8.25%,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额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141亿美元提高到174亿美元。贸易伙伴拓展至206个国家和地区,东盟长期保持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1-11月云南外贸进出口达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建成一批边贸重点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瑞丽、河口获批开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业务。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推进实施,缅老两国输华肉牛卫生检疫议定书完成签署。推出“互联网+边民互市”创新模式,提升边民互市结算效率,推动对越出口增长,1-11月实现对越出口以美元计算同比增长37.7%。

服务贸易规模大幅提升。紧紧抓住区域性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文交流等中心建设机遇,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增至近百亿级。昆明市获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昆明市、云南省中医医院分别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旅游、教育、服务外包等领域贸易潜力逐渐显现。服务贸易由2015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97亿美元,每年增长16.3%。

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综合保税区实现跨境直购(9610)、跨境保税(1210)电商业务模式。加快昆明、德宏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迅速,潜力初显。昆明、瑞丽获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在2020年全国17个新获准试点中率先完成“首单”业务。创新举办“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在线展,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1个省(市、区)的10451家企业和6024家专业买家注册参展参会(其中境外企业2029家,占比19.41%,境外专业买家1634家,占比27.12%)。

四、双向投资量质齐升

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截至2020年11月,我省设立境外投资企业886家,累计直接投资121.46亿美元,投资涉及61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排名西部第二。其中,对南亚东南亚国家投资78.96亿美元,占全省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5%。设立驻外商务代表处31个,实现对南亚东南亚全覆盖。

境外园区建设有序推进。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通过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确认考核,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缅甸签署了《关于加快推进协商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的谅解备忘录》,中柬文化创意园、曼德勒缪达保山经济贸易合作区、缅甸密支那工业园区等建设加快推进。

主动参与对周边国家援助。成功争取援缅甸滚弄大桥、援老挝皮瓦中学、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援老挝琅勃拉邦医院升级改造项目等国家重大援外成套项目委托我省组织实施。5年来,承办国家援外培训班209期,培训来自81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4861名;我省企业承担国家重要援外项目11个,援越南越中友谊宫等项目获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精心打造“一寺一电视”“国门书香”“光明行”等138个援缅项目和53个援其他发展中国家项目,受众达150余万人。

外商投资渠道有效拓展。截至2020年11月,共吸引来自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5390家外资企业在云南投资经营发展,累计实际到位外资218亿美元。

五、平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已建成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为引领,5个国家级经开区、2个综合保税区、2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支撑,南博会、商洽会等会展平台为纽带,26个口岸为窗口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形成了以滇中区域为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越、中老、中缅经济走廊为辐射态势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提出的定位要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云南对外开放水平,在主动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新贡献。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执政基础。请问,近5年来,省属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在服务和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谢谢!

  

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洪国正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洪国正:

感谢云南日报记者对国资国企工作的关注。

正如您所述,近年来,省国资委、省属企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云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在国企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大幅跃升。截至2020年11月末,与2015年相比,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从9700亿元增加到26051亿元,年均增速为11%;净资产从2625亿元增加到7849亿元,年均增速为15%;利润总额从-93亿元增加到124亿元;利税总额从61亿元增加到238亿元,年均增速为24%。省属企业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到10%,为全省“十三五”经济总量五年提升5位(23位上升到18位)做出了重大贡献。2019年,建投集团、云投集团、能投集团3户企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营收超百亿元的共11家,营业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达7家,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保持7家。

二是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打造“1+1+X”云南国企改革发展新模式,实施《云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股权管理公司、金控集团两个“1”顺利组建,聚焦主责主业的若干产业集团的“X”基本形成。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属参股企业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实现对参股股权“三位一体”有效监管。目前,省属企业混改面达到61.69%,云南白药的混改被誉为国民共进的“白药模式”,冶金集团的混改被誉为“央地合作的典范”。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出台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省属企业公司章程指引》,印发省属企业董事会换届操作指南、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南,一企一策健全完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工作格局,推动董事会依法规范高效运行。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试点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成为常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政策不断落实。云天化股份限制性股权激励试点被国务院、国资委作为经验推广。

三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更加优化。省委、省政府采取“逐户过堂”的方式,研究出台《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思路》,“一企一策”明确27户省属企业功能定位、主营业务、发展目标和改革发展措施。国有资产重组扎实推进,“云南白药”完成对母公司白药控股的吸收合并实现整体上市,被称为全国混改探索的“突破性样本”;中铝集团重组冶金集团、中铜集团;云投资管混改开启省内国有金融企业转型发展新篇章。云投集团、交投集团、建投集团、航产投集团4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重组设立贵金属集团;三户建筑企业整合重组成为建投集团,建投集团完成整合重组水投公司,集团主业进一步集中;金控集团、贵金属集团、康旅集团、戎合控股股权注入云投集团,使其综合性投资公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煤炭产业集中整合基本完成,稳步推动电力、化工等产业资产重组。

四是国企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企业总部“去机关化”不断走深走实,出台《省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管理工作办法(试行)》,目前省属企业总部内设部门压降19%;中层干部职数压降14%,省属企业三级以内占比达80.31%。全面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剥离企业办消防和市政移交工作,全省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进度94%,剥离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区管理机构、市政设施工作进度均为100%;全省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进度96%。

五是“长牙”“带电”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商务接待管理办法、权力和责任清单、津补贴规范、规范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等一系列文件,扎牢制度的“笼子”。聚焦“依法监管、从严监管、精准监管、数字监管、主动监管”,运用交叉式、推磨式、蹲点式监督方法,实现省属企业日常监督全覆盖、审计监督常态化。深入推进企业党委巡察工作。实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全面加强企业对外担保、借款、投资监管。充分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强化外部董事监督职能。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属参股企业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建设“数字国资”在线监管系统,建立债务风险“红橙黄绿”监测预警体系,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监管、数字监管。

六是国家重大战略落实有力。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截至2019年末,省属企业在境外16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一级子公司75家,累计完成投资额63.89亿美元,形成“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管理”的全链条“走出去”模式,一批标杆性示范项目成为金字招牌。云投集团参股的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修建的中老铁路即将通车,能投集团运营、在建及跟踪储备的海外能源项目50余个,云天化集团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三五”以来,省国资委牵头联系的49户企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84亿元,实现25104户88075人脱贫。

七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截至2019年末,省属企业累计获得专利14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近60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80多个。工投集团叶黄素、云锡控股精锡、贵金属新材料等一批拳头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

八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把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国企改革全过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率先建立实施“第一议题”制度,把党的领导有效嵌入企业治理体系,厘清党组织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截至目前,省属企业集团、1083个二、三级企业完成“党建入章”工作。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41条“负面清单”、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建立“两个责任”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动云南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落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十四五”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做出新的贡献。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请问,7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财税改革在服务和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谢谢!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苏建宏: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因此,财政政策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健康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财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目标,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引领、以改革破难题,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牵头及配合完成近100项改革任务,推进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财政体制和地方税体系建设按中央部署稳步推进,高质量可持续财政制度框架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新的突破,财政服务和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制度支撑更加坚实。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我们抓紧抓实预算管理这个“水龙头”,切实把落实重大战略部署的财力保障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全面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全部政府收支都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统筹比例。2016年以来,19项政府性基金划转一般公共预算管理。2020年,省级对非税收入的统筹比例基本在51%以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不低于35%、政府性基金预算按20%的比例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以一般公共预算为主体的财政统筹机制初步建立,体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切实把资金花在“刀刃”上。通过推进预算编审改革,建立财政预算“能进能出”的决策机制,打破支出结构僵化、固化格局。2020年,省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平均压减比例达52.8%,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同比降低6.5%,连续两年下降5%以上。这些节省下来的钱,都调整用于保障全省以民生为重点的急需项目上。多年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保持在70%以上。我们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016年以来,已累计实施154项重点项目评价,涉及资金3965亿元,全面覆盖“四本预算”和所有评价类型。在2019年度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云南省排名全国各省(市、区)第4位,全省有30个县(市、区)入围全国前200名,入围数量居全国第1位。

第二,我们抓准抓稳转移支付这个“大通道”。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2017年达到60%,提前完成改革任务。清理整合省级专项资金,严格实施“一个部门一个专项转移支付”,并在全国率先推行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省级源头的实质性整合,有力支持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有力支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通过建立资金分配与生态保护任务相匹配的模式,有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联合贵州、四川两省,在全国首次开展跨省际的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今年以来,全省财政及时建立疫情防控资金应急拨款机制和支付“绿色通道”,全力以赴支持疫情防控,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和人民战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省财政厅还将落实“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具体分解为40项任务、80条措施,每月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推进工作落实落地;全省财政部门迅速建立财政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机制,将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1079.4亿元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既当好“过路财神”,又不当“甩手掌柜”。

第三,我们抓活抓住财政投入方式创新这个“发动器”。充分发挥PPP模式在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促进PPP项目规范运行,目前,我省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的项目投资规模,居全国第一位。设立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的重点产业投资基金体系,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功能和放大效应,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支持我省重大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基金运作实现政策与产业、资本与实体的有效对接。努力推动财政与金融联动,构建“政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改革财政资金支持市场主体的管理模式,开发“阳光云财一网通”服务平台,全省各级财政支持市场主体的资金都在平台上“一网通办、全面公开”,实现从政策信息获取到扶持结果查询的全流程网上办理。

第四,我们抓好抓牢大规模减税降费这个“及时雨”,持续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省财税部门把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头等大事,通过用好地方税政管理权限、及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沟通协作、精准宣传辅导、强化监督、支持智能化便民办税、做好银税互动等措施,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及时复工复产。2019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462.63亿元,所有1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全部减税,实现了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其中,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的税负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2020年1-11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86.66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五,我们通过加大投入、健全财政体制等举措,抓大抓强财源培植这个“加速器”。只有经济好、财源好,财政才会好。我们坚持市场化方式全力支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不断加大对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省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制定省对下财政增收留用奖补政策,对各州市财政增收给予奖励,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和政府债券支持力度,激发各地培植财源的积极性。通过不懈努力,我省财源培植已初见成效,今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超过200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继续保持在70%以上。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实力进一步壮大,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

5年来,围绕服务和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篱笆”扎得更紧更牢;让国库电子支付乘上“高铁”,实现了财政资金拨付的高效与安全;推动预算单位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实现从差旅、还款到核算全流程电子化管理的“无缝对接”等等,我省很多的财税改革创新举措,都在全国推广和示范。云南财政管理工作获2019年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通报激励表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强化财政资源统筹,不断增强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支撑能力,全力保障基本民生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365体育备用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深入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和高质量可持续财政,为云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贡献财政力量和财政智慧。

  

中国改革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改革报记者: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请问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领导,“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霞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霞: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云南金融业特别是对云南金融业改革工作的关注和关心。

“十三五”以来,全省金融系统紧紧围绕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首先,我想用四组数据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组数据是2015年末至2019年末,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从981.86亿元增加到1406.08亿元,连续几年都稳居千亿级的产业。第二组数据是全省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5万亿元增加到3.28万亿元,人民币的各项贷款余额从2.08万亿元增加到3.12万亿元,贷款年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第三组数据是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从434.60亿元增加到了742.10亿元,保险的赔付金额从173.23亿元增加到260.65亿元,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第四组数据是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41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8家,新增港股上市企业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6家,云南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累计融资的额度比2015年翻一番。

接下来,我用“六个持续”“一个优先保障”给大家介绍一些详细情况。

一是政金合作持续深化。“十三五”以来,云南省与14家金融机构(集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机构将365体育备用资源支持八大重点产业、“三张牌”“四个一百”“五网”等重点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落实协议金额近3万亿元。与在滇合作银行每年签署28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专项贷款,截至目前,已经累计超额投放超过2000亿元,另外,运用保险资金加大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

二是财金联动持续加强。出台了全国奖励力度最大的政策,实施推进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新设金融机构奖励办法,引进境内外机构入滇发展,目前,我省外资银行8家,居西部第3位,仅次于四川和重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和风险补偿基金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

三是金融科技能力持续提升。支持科技赋能创新,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优化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陆续推出“银税互动”“一部手机云企贷”“信易贷”等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四是薄弱环节得到优先保障。积极发挥普惠金融,持续关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发挥增信作用,用好用活金融政策,突出政策指导,畅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着力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强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超过了1万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了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余额位居全国前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引导银行金融机构落实名单制管理,落实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降费让利等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累计向近2000户疫情保障保供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办理贷款展期、续贷也超过了1000亿元。

五是金融业开放步伐持续加快。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任务为重要抓手,突出沿边金融、跨境金融特色,进一步推进和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合作,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人民币收付在全省同期国际收支中的占比,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省第二大结算跨境货币。基本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多层次区域货币交易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金融业的云南经验。

六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成效持续显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统筹,全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和金融系统坚守底线思维,建立研判机制,梳理风险清单,压实各方责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全省银行贷款不良率和不良贷款的规模实现双降,债券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加快市场出清。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力度加大,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推进。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制度,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七是党对金融工作力度持续增强。切实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构建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金融系统腐败。

下一步,云南金融改革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加强改革谋划,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的重大改革措施,不断增强金融发展动力和活力,围绕金融领域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改革攻坚,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谢谢!

宗霞: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记者朋友踊跃的提问,也特别感谢今天所有发布人全面、深入、详尽的解答。

正如刚才各位发布人所发布的,“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善于运用制度建设优势应对风险挑战,不断为我省发展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能,创造新条件,对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在座的记者朋友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云南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共同营造推进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