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备用网址_365体育备用

图片

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专题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9-04 10:00:00   【字体:

宗霞:

谢谢梁副主任的发布。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决定》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云药”品牌影响力。请问,省商务厅围绕“云药”品牌提升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会采取哪些工作举措?谢谢!

  

云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徐海清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徐海清: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对云南省经济增长及就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9年,我省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888.40亿元,同比增长8.02%。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78%;药品流通企业上缴税收16.49亿元,占云南省税收收入比重的1.14%;药品流通行业从业人数为10.11万人,同比增长3.17%。

2019年,省商务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医改领导小组任务安排,在提升“云药”品牌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追溯体系为抓手,提升“云药”品质。2019年,我省通过中药材追溯主体认证企业达252家,累计为企业中药材产品赋国家追溯码达400.38万个,比2018年同比增长1051%。追溯品种主要有三七、党参、天麻、石斛、当归、黄芪、丹参、山楂、茯苓、重楼、白及、滇黄精、川贝母、红花、云木香等22个品种。从以上增长数据可以看出,中药材追溯增长势头迅猛,一方面说明企业对我们追溯项目的认同,另一方面反映消费者对追溯产品的认可,“云药”品牌正逐步树立。

二是以“三标”联用为支撑,打响“云药”品牌。“三标”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中药材(文山三七)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三标”是云南中药材追溯项目的独创典型,曾在2018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中药材追溯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标”联用的追溯模式,为“云药”品牌建设提供了又一个名片,使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是以追溯标准为保障,筑牢“云药”品牌。在国家《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规范》基础上,我们修订出台了《云南省中药材追溯管理办法》,出台云南省中药材追溯标识、追溯码应用规范指南。出台云南中药材追溯标识、追溯码应用规范指南,丰富电商领域使用、联合其他商标使用、企业宣传使用等细则。

四是以培训宣传为切入,扩大“云药”影响。多角度宣传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扩大影响力。利用微信公众号、多媒体等形式,发布宣传文章30余篇、设计专业市场海报5幅、举办2期共计200余人次追溯体系培训。坚持电商共振提升品质。支持企业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带有追溯码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品,结合商务部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及省内电子商务政策服务,为追溯企业在电商销售中提供销售渠道及产品宣传。

五是以横向协作为纽带,扩大追溯覆盖。自2018年我省开展定制药园认定以来,共认定66家定制药园企业。通过与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等横向联动,发挥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作用和优势,对66家定制药园实施源头追溯,目前,已完成对45家定制药园企业现场中药材追溯体系培训工作,即将接入国家中药材追溯系统。

六是以高位推动为平台,扩大“云药”影响。开发微信小程序提高效率。为改造流通环节追溯方式,结合当前手机小程序的流行趋势,开发手机小程序,联通蓝牙打印机,充分利用手机的定位、拍照、蓝牙功能实现经销商在指定经营市场范围内快速开展产品入库、出库、赋码、贴码工作,现已投入试用,社会效益显现。目前,已实现产品可由微信、QQ、支付宝、手机浏览器等软件直接扫码验证。

推动“云药”品牌提升,打造“云药”品牌影响力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下一步,省商务厅将完善产业政策,释放“云药”发展潜能,优化“云药”消费环境,出台鼓励消费政策,增强“云药”发展动力,提升全民大健康意识,为“云药”发展搭建平台,支持“云药”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云南特色医药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医药”、医体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云药”品牌做实、做强,走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走向世界。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省科技厅的领导,“十三五”期间,我省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下一步,省科技厅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创新驱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谢谢!

高俊: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科技创新是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一个重磅创新成果的推出,特别是新药的上市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三五”期间,13价肺炎结合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I型III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和液体剂、薇诺贝贝舒润滋养霜系列新产品、100mg注射用血塞通等新产品上市,加快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七种子种苗和中药材、天麻中药材国际标准发布,三七药材进入美国植物药原料目录,三七皂苷、灯盏花素通过FDA认可的GRAS认证,痛舒胶囊和血塞通软胶囊经FDA批准开展Ⅱ期临床研究,这些成果的推出拓展了我省中药的国际市场空间,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系统谋划和布局科技创新工作,采取以下措施支撑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重大产业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启动建设特色植物提取物与健康产品云南实验室、创新疫苗技术与产业转化研发平台、现代化中药研发平台和仿制药研发公共平台;针对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支持建设疫苗批签发检验机构、细胞质量检测评价中心、细胞制备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加强新药和健康产品开发。围绕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化学药三个领域,重点支持新冠疫苗、F基因腮腺炎减毒活疫苗、2价和9价HPV疫苗、四价流感结合疫苗、重组EV71疫苗、人用灭活轮状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疫苗品种研发,曲妥珠、英夫利昔等抗体药物研发,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曲扎芪苷、断金戒毒胶囊等中药天然药研发,推进血塞通胶囊、龙血竭片等中药大品种和独家品种二次开发,以及细胞产品、化学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和以我省生物资源为原料的健康食品、日化用品等新产品开发,支持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产品。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科技入滇,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实施为契机,支持我省企业主动引进、承接一批技术、成果、产品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省内外科技成果落地;支持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到我省建设科研和生产基地,推进北科生物、广药陈李济、广州宝芝林、白云山药业等科技企业落地;通过现有人才政策渠道,强化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支持省外团队带技术和成果落地云南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人才和团队落地;支持省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在我省建设合同研发组织(CRO),加快建设中药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华氏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落地。

谢谢大家!

  

新华网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网记者:

我们都知道,新材料产业是云南省确定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想了解一下,近年来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王宜国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 王宜国: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新华网记者的提问。有色金属工业是指涵盖64种有色金属的矿产采选、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业。依托资源能源优势,推进矿电结合,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已发展成为特色优势支柱产业。2019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309户(其中采选业103户),总资产2250亿元,带动就业11万人。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3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19.3%。完成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占11.5%。生产十种有色金属40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6.9%,位居第五位。生产工业硅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5.3%,位居第二位。黄金30.5吨,占6.1%,位列全国第四位。以锗、铟为主的稀散金属产量位列全国第一位。

一是优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不断融入国家战略。纳米液态金属、贵金属前驱体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液态金属低温焊料、液态金属导电胶进入国家工业强基指南,贵金属、钛及钛合金、液态金属、电子级多晶硅、高纯铟等新材料产品进入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昆钢云钛成功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工业合作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是重点新材料产业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持续推进,锡、铟新材料研发不断取得成绩,电子锡焊料、锡基催化材料、高纯铟等新材料快速产业化,钛材、液态金属导热片、纳米电子浆料等产品不断开拓市场,低成本高耐蚀钛合金板卷系列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

三是绿色能源牌成效开始显现。绿色硅材、绿色铝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加快发展,已形成单晶硅棒产能22万吨、单晶硅片产能31吉瓦、光伏组件产能200兆瓦、铝合金及加工产能约150万吨,绿色能源牌新材料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四是产业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国家新材料基因库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持续推进,云南新材料标准化委员会与国家有色标准化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成功组织一批新材料国家标准。

2019年,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为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8%,增加值增速达11.6%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我省新材料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关键技术、科技人才缺乏,支撑服务创新发展的研发应用公共平台较少等问题依然突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仍面临一定挑战。

在下一步工作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充分发挥我省以稀贵金属为主的新材料资源和产品优势,主动融入“双循环”,着力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深入研究落实国家和省新材料产业政策,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基地培育,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对先进材料的需求,着力培育特色明显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推进重点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强化协同创新,加强新材料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统筹衔接,完善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形成上中下游协同创新的发展环境,组建产业联盟,着力推进新材料创新平台建设。

四是积极构建金融赋能链条,着力金融赋能新材料企业发展壮大。

五是多措并举开展区域新材料产业产品对接洽谈招商会,强化示范宣传,着力推动新材料产品应用。

回答完毕,谢谢!

  

人民网记者现场提问

人民网记者:

这个问题提给省发展改革委的领导,刚才听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新材料方面的介绍,知道新材料在云南有很多优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短板。今后,云南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补齐新材料产业链短板?谢谢!

梁旭东:

谢谢记者的提问。我省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资源优势领域,产业链短,一方面产品集中在产业链前端,以初加工为主,中后端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高端新材料发展相对缓慢,远离终端市场,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和应用企业缺乏;另一方面,因技术工艺的原因,一些关键高纯材料依赖进口。同时,新型显示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用材料、稀土材料等关键战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发展基础薄弱。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将从两个方向持续发力,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水平提升。

一是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力。围绕新材料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其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整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力量,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立足共性技术研发向前端基础研究与后端产业化应用贯通,组织新材料重大科技攻关,布局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施应用,构建起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撑体系。建立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相互融通。

二是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健全协调推进机制,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整体协调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有关州(市)研究制定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突出区域特色和发展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和推进步骤,压实各级建设责任。鼓励设立产业联盟,着力构建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化运作的集群发展模式。聚焦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产业链薄弱环节、公共服务薄弱环节等三个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示范项目、产业链配套项目和服务平台项目。利用国家重大项目储备库,加强项目的谋划、建设和储备,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发展格局。通过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谢谢!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春城晚报记者:

我想请问一下高俊副厅长,省科技厅如何支撑和服务新材料产业发展?谢谢!

高俊: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科技厅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围绕新材料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动策划并立项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十三五”以来,省科技厅共立项支持新材料产业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安排省级财政科技经费5亿元以上,项目内容涉及稀贵金属材料、绿色铝材、绿色硅材、锡基新材料、高品质钛材等我省新材料发展的优势领域;新材料领域50余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及云南省科技奖,其中,“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我省正式启动实施“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目前已形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化应用”的全链条布局,组建了5个材料基因工程专业研究平台和300余人的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及项目管理团队,实施了一批应用示范项目;并推动了一系列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工作,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三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

二是推进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我省新材料领域已建成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6家省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家,院士工作站16个、专家工作站12个。近三年来,共支持各类创新平台省级财政科技经费5000余万元。

三是推进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培养引进工作。我省新材料产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科技领军人才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技术创新人才214人,省创新团队35个,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

四是推进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在新材料领域,共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15项;建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家,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家。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省科技厅将充分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和工作基础,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五链统筹,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按照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新材料产业的部署,聚焦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技术应用瓶颈,加强先进基础材料,高端铝合金、稀贵金属等关键战略材料,以及液态金属、3D打印等前沿新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培育新材料产业新增长点,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依托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打造人才链。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核心及瓶颈问题,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在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稀贵金属材料、液态金属材料等领域,继续策划和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直接引进和柔性引进的“双向引进”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渠道及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作用,引进新材料领域“高精尖”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积极培育新材料领域本土人才,遴选一批新材料领域亟需的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省创新团队,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是优化服务链。创新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积极推行科技计划项目“包干制”和“揭榜制”。探索推行“科技创新券”制度,支持新材料企业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组建专家服务团队,为新材料领域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策划、政策解读、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精准化服务。

我的回答完了,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我想请农业农村厅的领导介绍一下,我省打造中药材优质产业基地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兴原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 王兴原: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全省中药材优质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坚定,成效明显,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种870万亩,此中,标准化优质基地达126万亩,其中,获得绿色认证的基地面积4.5万亩,获得有机认证的基地面积3.2万亩,绿色有机认证基地面积比上年度增长53.4%。从种植规模看,三七、天麻、重楼、云木香等17个品种单品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随着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我省中药材种植优势品种逐渐形成。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是:一是突出主导品种建基地。以三七、天麻、滇黄精、滇重楼等我省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为重点,强化产区环境保护,加大规范化种植,积极推广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基地建设,确保药材品质。二是围绕市场建基地。以药食同源、新食品原料的药材为重点,着力推进天麻、铁皮石斛等20余种药材的标准化基地建设,以品牌为引领,加大市场的营销力度,着力把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以云白药、昆药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强化“双绑”机制建立,提升订单农业比重,全面提升基地的效益。省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加大中药材优质基地建设力度,为打造千亿级中药材产业坚定坚实的基础。

回答完毕。谢谢!

宗霞:

由于时间关系,请记者朋友提最后一个问题。

  

云南网记者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网记者: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我省生物医药制造业情况如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生物医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王宜国:

感谢云南网记者的提问。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加快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我省医药制造业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主动脉,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以及疫情影响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工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情况逐步回升,经济效益持续向好。从行业运行方面来看,1-6月,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增加值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2.9%,扭负为正。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24.5亿元,同比增长32.9%,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平均利润30.8个百分点。从工业投资方面来看,受2019年同期工业投资基数较高和今年疫情导致需求不足的影响,1-6月,全省医药制造业投资下降13.5%,但降幅大幅收窄,出现很多积极信号。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今年上半年,我省医用防控物资的生产性投资大幅增长,截至6月底,全省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生产企业达到72户,医用口罩的日产能1100万只,完全能够满足我省常态化疫情防控对物资的需求。

全球新冠疫情突发,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医药制造业存在的短板以及面临的困难。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生物医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坚持绿色发展基调,主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力以赴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提升中药价值链。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研究数据收集、整理,挖掘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价值。鼓励重点企业开展二次开发和临床再评价,进一步发挥传统中医药促进人民健康的作用。二是着力打造疫苗产业链。发挥疫苗产业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深度整合要素资源,加大技术引进力度,补齐疫苗产业链短板,打造生物疫苗产业集群。稳定疫苗生产安全链。推进疫苗生产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生产全流程质量监控水平。加强原辅材料供应链、产能信息链、库存物流链监测,保障疫苗生产供应安全。支持我省重点企业加快新冠疫苗、多联多价联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关键技术攻关。三是有序推进化学药供应链。在具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发展大宗化学原料药以及辅料、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支持企业合理选择临床需求稳定、增长潜力大的仿制药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持续提升供给水平和供给能力。谢谢!

宗霞: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发布人的发布和详尽解答。

生物医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是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的8个千亿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刚才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科技厅分别介绍了两个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措施,内容全面、措施具体,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回应了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内容十分重要,信息量也特别大,希望各位记者朋友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媒体优势,深入宣传好、报道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以新闻发布会为契机,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向社会各界展示云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举措和做法,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